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蔣經國與臺灣民主進程


英國《經濟學家》雜誌,每年公布一次"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用來評估世界各國和地區的民主程度。
在2011年的評選中,臺灣排在第37位,是排名最高的華人地區。(香港排名第80位,新加坡第81位,還有的地區倒數。)


為什麽臺灣可以推行民主制度,其他華人地區卻做不到?二戰結束後,臺灣還是一個高度集權的社會,蔣介石實行獨裁統治,為什麽半個世紀之後一切完全改變?如果臺灣可以在和平條件下,實現民主轉變,其他地區行不行?
最近,我讀完了美國人陶涵的《蔣經國傳》,了解了臺灣民主制度的由來,對上面這些問題有了新的認識。這本《蔣經國傳》是同類書籍中最好的一本,資料詳實,信息量大,敘述清晰,立場客觀,推薦閱讀。(以下的引文都出自該書。)

《蔣經國傳》(英文版:哈佛大學出版社,2000;繁體中文版:時報出版公司,2001;簡體中文版:新華出版社,2002,天津華文天下圖書有限公司,2010。)
一、民主的起步
1986年3月,蔣經國在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上,提出"政治革新"的主張,決定開放黨禁報禁,允許自由成立政黨、自由出版報紙。
一般把這個事件,當做臺灣民主制度的開端。但是實際上,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1950年,國民黨退守臺灣不久,就舉行了第一次地方選舉,95%的選民參加了投票。結果,在舉行選舉的四個縣市之中,國民黨只贏了基隆和澎湖,黨外人士贏得了臺南和臺中的市長。1954年,最重要的臺北市長選舉,國民黨候選人"警務處長"王民寧,居然被無黨派人士高玉樹擊敗。
由此可知,早在50年代初,臺灣就有全民投票的選舉。雖然,選出來的縣市長沒有實權,只是行政官僚,財政、立法、政策、組織、人事全掌握在國民黨手中,但是至少有形式上的民主選舉。
蔣介石為什麽允許舉行縣市長普選?主要有三個原因:
  (1)1947年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權,因此有必要落實憲法權利。
  (2)國民黨在大陸被共產黨擊敗,退守臺灣後痛定思痛,決定推行一定程度的政治改革。
  (3)國民黨想要守住臺灣,離不開美國支持。舉行選舉,有助於獲得美國的好感和援助。
二、蔣經國的貢獻
如果臺灣的選舉早已有之,那麽蔣經國的歷史作用體現在哪裏呢?
可以這樣說,蔣經國將臺灣民主從"形式"推進到了"實質",完成了關鍵的轉變。他認識到,臺灣處境困難,如果要想實現繁榮穩定,要想國民黨真正獲得臺灣人的支持,必須擴大統治基礎,讓大多數人民參與政治決策。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途徑,就是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
在經濟上,蔣經國推行"土地改革",讓佃農獲得土地,讓中下階層上升為中產階級,防止貧富分化,以收入增長獲取大多數人的支持。
在政治上,蔣經國逐步擴大民眾的自由,允許反對派的存在和發展,將政治權力逐漸從外省人向本省人讓渡。
"蔣經國把高級將領召集到日月潭開會。有一天晚餐後,他散步回來,有一群將領在陽臺納涼聊到把本省人晉升到高階,在安全上有何風險。他駐足聽了一會兒,打斷眾人談話,他說:'各位,這是一個嚴肅的題目。如果我們不把本省人當做中國人看待,我們的麻煩就大了'。 蔣經國不久就讓500名將軍、2000名校官(全是外省人)退役,同時本省人進軍校就讀的人數亦穩定增加,第一個本省人亦授階為將官。"
三、雷震和彭明敏
蔣經國的思想轉變是逐步發生的。
50年代後期,有一個外省人雷震主持出版《自由中國》半月刊,鼓吹軍隊國家化、開放地方自治、反對蔣介石連任總統,還組建了"中國民主黨"。蔣經國毫不猶豫地批準逮捕雷震,判處10年有期徒刑。
1964年,本省知識分子彭明敏反對國民黨,鼓吹臺獨。他被逮捕後,蔣經國同意只判決有期徒刑8年,坐牢7個月後簽署"悔過書",特赦出獄。
"彭明敏獲釋後就失業,賦閑在家。1966年初,意外地出現一位官員到訪,表示蔣經國想'聽聽他的建言'。彭明敏踏進辦公室時,蔣經國起身迎接這位前政治犯,問候他的家人,也問起有什麽事需要他幫忙。鑒於蔣經國態度親切,彭明敏表示希望能回到大學教書。蔣經國暗示他會試試看。不久,彭明敏被邀請到蔣經國的"智庫"國際關系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彭謝絕了。其後幾年,彭明敏繼續遭到跟監,不過他偶爾仍與想法相近的知識分子來往。同時蔣經國不時派出情報人員向彭明敏表示,國民黨內的自由派依然希望能說服他參與體制內的改革運動。"
由此可知,蔣經國對待反對派的態度是逐步趨向寬容的。
四、民主選舉的發展
蔣經國對待民主選舉的策略是,"舉辦幹凈選舉、公正計票,以吸引有聲望的黨外人士參選,然後依靠嚴格的競選限制(包括什麽能說、什麽不能說)以及國民黨巨大的財力優勢及掌控媒體,來爭取多數席次的勝選。"
(1969年的立法委員選舉,)"蔣經國允許各候選人史無前例地抨擊政府,國民黨第一次受到傾向黨外的媒體的公開批評。黨外候選人郭國基和黃信介,抗議本省人受到歧視,當局把極大數額歲入撥給軍方等等。他們甚至要求直接民選臺灣省長,結束戒嚴。黃信介更大膽表示,反攻大陸已經無望,如果蔣總統繼續長久占著位置,對國家不利。郭國基和黃信介都當選立法委員,這代表立法院裏首次出現兩位真正的反對黨人士。"
當年的縣市選舉,省議會71席議員,國民黨贏得61席;15個縣長席次,國民黨候選人當選了14席。可是臺北、高雄和臺中的市長都被黨外人士占據。黨外勢力普遍受到受過良好教育的臺灣人的支持。
三年後的1972年立法委員選舉,100多名黨外人士在臺北集會,呼籲修改選舉法。這是黨外人士1960年以來首度正式集會。蔣經國不斷接到報告,詳述黨外候選人挑撥性質的言行,並建議他法辦幾個人,包括把發言激烈的康寧祥抓起來。幕僚還說,康寧祥是"匪諜",蔣經國不理會這些報告,反而問部屬,為什麽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問不出這樣的問題?後來,他邀請康寧祥喝茶,兩人討論起立法議程上的一些議題。
1976年11月,舉辦中央及地方五項公職人員選舉。投票日之前,幕僚向蔣經國報告,國民黨有可能丟掉幾個重要席位。蔣經國表示,黨應該好好運用自己的優勢,但不該允許有作弊行為。他說:"我們只要掌握51%就可以"。 這次五項公職人員競選,總共有個1318席次,國民黨只贏了76%,丟掉好幾個縣市長寶座。
五、新聞自由
民主制度有兩大基石,除了一人一票的選舉,就是新聞自由。蔣經國在推行民主選舉的同時,逐步擴大新聞自由。
1975年,蔣介石去世後,蔣經國把核準新刊物登記、發行的權力,由警備總部移交到"行政院新聞局"。不過,國民黨的文工會和警備總部仍然保有取締、關閉刊物的權力。
黨外人士康寧祥、黃信介申請發行《臺灣政論》,獲得批準。該雜誌大肆進行政治批判,不僅抨擊國民黨,呼籲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還公開要求本省人、外省人之間的權力分配要更平均。甚至發表文章,主張臺灣人民若不是推翻國民黨獨裁政權,就只有早早跟祖國統一這條路可走。蔣經國同意警備總部的看法,認為這是"煽動叛亂",勒令停刊。
後來,康寧祥申請發行新刊物《八十年代》,黃信介申請發行《美麗島》,都獲得批準。這兩本雜誌都以政治評論為主,《美麗島》的言論尤其激進,采取對抗性、法律邊緣策略。很長時間內,它們都被允許出版,沒有被關閉。
六、反對黨的成立
集權政府向民主政府過渡,重要標誌和關鍵就是出現一個有力的反對黨。這往往是最困難的部分,因為很難想象,當權派同意將權力和利益,拱手讓給反對派。蔣經國在這方面,表現出了真正的偉大之處。
1979年,蔣經國接到報告,稱黨外人士準備未經許可舉行大型集會。蔣經國的指示是:只要守秩序,照規矩來,警方不應幹預。他放出訊息,他"個人在推動對話政策"。當年12月10日,國民黨舉行十一屆四中全會,蔣經國發表關於臺灣民主的重要演講。他說,實行民主憲政是國家政治建設應走的大道,必須繼續向前邁進,決不容許後退。
1981年,蔣經國請人傳話給美國駐臺代表李潔明(James R. Lilley),提到他的四點計劃。第一點是民主化,包括全面選舉。第二點是臺灣化,外省人掌權的日子行將結束,本省人必將全面逐步出任要職。第三點是"完成前兩點的關鍵",也就是大幅提升國民所得和生活水準,這個目標則需要有更多的基礎建設,更重視科技與出口。第四點,就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工作關系。
1984年5月,臺灣的反對派人士成立"黨外公政會",提出成立正式反對黨的目標。內政部命令"黨外公政會"解散,反對派拒絕從命。國民黨則持續研商,沒有結論,使得"黨外公政會"看上去似乎多少有點合法性。
1986年9月28日,135個反對派在臺北市圓山大飯店集會,提議即日起建立新黨,取名為民主進步黨。幕僚得到消息,"跑進蔣經國臥室向他報告,他點點頭,沒有回應,過了半小時才交代副官通知幾位核心高級官員到官邸開會。黨政軍要員迅速趕到接待室。蔣經國坐在輪椅上出現,開口就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接下來又講了幾分鐘這類有哲學意味的話。他說,國民黨過去'太驕傲、太自負',現在起,不能再跟從前一樣。 雖然警備總部已準備一份抓人名單,蔣經國卻說:'抓人解決不了問題......政府應該避免沖突,保持鎮定'。 他指示行政院新聞局起草一份公開聲明說,組織新政黨的問題已在研究中,尚待做出決定,目前的政策不變:亦即沒有所謂合法的反對黨。因此,政府在此時並不承認民進黨。他又說,國民黨中常會應加快研究政治革新,公佈一個時間表,讓民眾瞭解黨的改革方向。"
"次日,國民黨中常會正式集會討論此一問題,蔣經國重申他的論點。然後就沒有再進一步討論了。在適當程序完成前,當局不會承認民進黨;但是對於民進黨人士,當局也不會采取法律行動。"
1986年10月15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了制訂新的《國家安全法》以取代《戒嚴法》、修訂《民間團體法》和《選罷法》以允許組成新政黨的議案。當專案小組開始起草《國家安全法》條文時,高級情報首長建議可以讓當局保存對言論自由隨時管束的大權的文字時,蔣經國不同意。他說:"那不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嗎!"
1986年12月的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候選人毫無顧忌地發表各式反對言論,舉起了"反對蔣家"、"反對一切暴政"的旗幟。有些漫畫把蔣經國醜化為對美國人卑躬屈膝,還有些更大膽把他畫成豬頭豬腦。"抗議者並不僅限於言詞抨擊,他們焚燒國旗、國民黨黨旗,還有人向國民黨中央黨部庭院拋進一枚炸彈。此時,戒嚴在法律上還沒有取消,警備總部再度促請蔣經國批準他們逮捕若幹位民進黨領袖。蔣經國依然不肯同意。他還釋放13名政治犯,使得牢裏的反對派人士只剩110人。"
選舉結果公布,國民黨得票率70%,"立法院"73席的改選席次,國民黨佔了59位。民進黨建黨才3個月,在各項不同職務的競選提名44人,當選23人,已經是一股不可漠視的反對力量。
七、逝世
1987年12月25日,蔣經國已經病入膏肓,距離逝世只有三個星期。
他依然坐輪椅參加行憲紀念日大會。"幕僚勸阻他,由於民進黨鼓動群眾抗爭,情勢緊張。他說:'你們怕他們打我是吧?沒關系,他們要打就讓他們打好了!一切照常來做'。 當他坐車前往會場時,3000名示威群眾圍住會場呼喊抗爭口號,鎮暴警察以鐵絲網阻擋住他們。會場裏,11個民進黨籍國大代表掀出'老賊下臺'的抗議布條。"
"蔣經國示意副官推著輪椅上臺,歡迎掌聲稍止,民進黨代表繼續高聲喊叫。蔣經國似乎不以為意,繼續向代表們簡短地問好。然後他坐在輪椅上,讓國民大會秘書長代為宣讀大約5分鐘長的講詞。這件事過後不久,宋楚瑜拿一份雜誌給經國先生看,雜誌的封面故事赫然是,蔣經國有意給自己興建一座豪華的紀念堂。蔣經國笑了:'我連給自己蓋棟房子都沒有,幹嘛要蓋個大墳墓呀?'"
1988年1月1日,在蔣經國的指示下,當局正式結束對報紙的限證(維持在29家)、限張(維持在三大張)的禁令,數天之內,就有200家左右新出版物向當局辦理登記,街頭立刻出現許多新興畫報。同時也有60多個政治團體申請註冊成立政黨。後來,包括民主進步黨在內,共有20個政治組織獲得通過,正式成立政黨。
"1月13日上午,蔣經國抱怨身體不舒服,雖然醫生一時找不到原由,還是替他註射靜脈點滴。蔣經國要見見他的長子孝文。孝文見過父親後,向母親表示,父親病容滿面。下午1時50分左右,蔣經國在午睡中,突然發生胃腸道嚴重大出血。血液阻礙呼吸,使他陷入休克狀態。由於他身上裝置的心律調整器把心跳維持在每分鐘70,他的心臟無法快速供應氧氣到全身各部位,醫生還來不及把他送到醫院施救,就已經撒手人寰。醫師記得,當天下午天氣晴朗,陽光和煦。"
"行政院新聞局在4個小時後公佈了蔣經國辭世的消息。當天夜裏9點鐘,李登輝宣誓就職。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沒有了強人,可是倒也似乎沒起任何漣漪。翌晨,行政院例行院會,花了兩個小時討論河川汙染防治問題。13年前,蔣介石逝世時,新聞界及高級官員使用過去帝王宮廷的生花妙語來追述撒手人寰的領袖之偉大事功。但是經國之死,不見傳統的溢美讚頌和半宗教性質的諛辭。新聞媒體的評論和個人的悼詞,都集中在蔣經國平凡的一面。"
八、總結
蔣經國是一個獨裁者,但是他看到了民主制度的大勢所趨,允許成立反對黨和實現新聞自由,領導他的政黨逐步讓渡權力,最終使得臺灣在社會基本穩定、經濟沒有衰退的情況下,從專制制度成功過渡到了民主制度。這就是蔣經國的歷史地位,他總體上是一個正面的歷史人物。
雖然臺灣的民主化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國民黨在中共和美國的雙重壓力之下,作為一個臺灣的外來政權,必須改革求生),不具有普遍意義。但是,它終究是世界歷史上少有的成功案例,尤其是在等級森嚴的數千年儒家文化的影響之下。蔣經國的實踐表明,在堅定的勇氣和決心之下,至上而下的集權社會漸進式民主轉變是可以實現的。
"蔣經國在1978年可能認為自己還有十年以上的時間,可以完成臺灣的民主轉型。美國和臺灣斷交,不僅是一股強大的刺激力量,也是邁進改革的大好時機。事實上,蔣經國竟能把臺灣在國際上的受挫轉化為優勢,一方面消除臺灣本省籍人士心目中的獨立意識,一方面又可用以說服外省人交出權力。80年代中期,中國、蘇聯和其他地方發生的種種事件,使蔣經國相信,幾乎不敢想像的事也有可能實現。這些因素,加上他本身健康日益走下坡,使得他決心放手推動民主進程。當他逝世時,民主轉型的工作仍有許多地方有待進一步推動。大體而言,到了1988年元月,民主政治雖然未臻完善,也相當粗糙,卻已在臺灣軟著陸。"

作者: 阮一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大家評論呀,同志們想讀甚麼樣的文章告訴博主啊!

热门帖子